3月20日,“大地文心”生態文學作家采風團走進重慶涪陵區,調研涪陵榨菜文化,參觀展陳館、烏江榨菜生產線,了解當地的生態環境、污水治理情況。這是“大地文心”生態文學作家采風重慶行系列活動的第二站。
涪陵區依山傍水、江峽相擁,人文底蘊深厚。這里的白鶴梁古代水文題刻文化、榨菜特色農產品精加工產業,以及三線建設者們艱苦卓絕的奮斗精神和犧牲奉獻的家國情懷給作家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涪陵被稱為榨菜之鄉,涪陵榨菜更是世界三大名腌菜之一。榨菜在生產過程中,由于榨菜廢水具有“四高兩不穩”,即高鹽、高COD、高氮、高磷、水質和水量均不穩定的特點,要實現碳、氮、磷全面達標排放,處理難度較大。當天下午,丹增、葉梅、楊曉升、馮秋子、徐迅、張楚、黃亮斌、李元勝、張者、張遠倫、李燕燕、唐力、向林等知名作家走進涪陵榨菜集團,了解榨菜文化、綠色產業發展理念、污水排放、榨菜鹽水回收利用等情況。
作家們對榨菜工藝、廢水治理情況進行了詳細詢問。涪陵區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將榨菜廢水治理作為保護好三峽庫區和長江母親河的重要舉措,制定細化榨菜產業發展規劃,提高行業準入門檻,明確污染治理措施,創新制定行業排放標準,推動榨菜行業從傳統作坊式、分散式生產逐步向集中、規范、綠色的生產方式轉變。作家們將這些具體舉措和取得的明顯成效作了詳細記錄,并將其運用到今后的文學創作中。
中國散文學會會長葉梅在談到“大地文心”生態文學作家采風重慶行活動的感受時表示,“長江與黃河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這次組織一批作家,沿著長江從重慶到涪陵,再到奉節,巫山進行實地的調研和考察,大家都覺得非常振奮。長江大保護,十年禁漁取得了明顯成效,長江水質在不斷優化,江里的魚類,包括珍稀動物江䐁等明顯增多,三峽的青山秀水更加秀麗,我們要進一步深入實地調研,勉力書寫長江生態的現狀,環境保護的故事,人民群眾追求人與自然和諧所做的辛勤努力!
此次活動由生態環境部、中國作家協會主辦,中國環境報社、中國作協社會聯絡部、重慶市生態環境局、重慶市作家協會承辦。
(文/羅曉紅 重慶文學院供圖)
渝公網安備:50010302002751號